供应链金融实际应用中的风险规避
在这一融资过程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大力发展供应链,提出如下风险规避方略:
1.政府带头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融资的现状,我国政府在继续完善现有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体系的同时,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首先,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对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维护商业银行债权。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国、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系统,逐步形成信用信息采集的规模效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整个社会的金融生态环境。其次,中小物流企业自身也要提高法律和信用意识,重视提高信誉,为自己的融资创造条件。
(2)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为规避商业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法律保障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物权法登记体系,并陆续出台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同时,做好风险管理的执法工作,制定相关办法追究责任,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2.在供应链金融实施过程中选择好产业链群
(1)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
由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新兴业务,宜采取稳步推进的原则,可首先在航空、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煤炭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进行尝试,待取得经验后,再扩大运营范围。
(2)要不断优化产业链成员企业
银行主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及时予以淘汰,保证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和谐发展。
(3)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
首先,政府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通过土地的低成本使用、税收的减免等政策,扶持一些管理规范、发展预期好的企业,使之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其次,物流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成长能力,如学习能力、决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和文化驾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业的核心。
(4)加强供应链金融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良好的供应链金融文化能够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并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使供应链成员与整体具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3.商业银行加快构建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1)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以防范信用风险
银行应事先选择允许开展供应链融资的行业和产品,以贷前的市场准入制为控制供应链信用风险构筑第一道防线,并建立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资信要案管理制度、信用动态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
(2)完善内部操作管理规范,防范运营操作风险
在办理抵质押贷款时,要严格落实统一登记制度,及时到登记机构查询并办理合规、合法的登记,并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查实据以融资的资金流或物流状况,使抵质押物处于银行的有效监控之下。放款时要求企业出具全套的合同单据。另外,银行必须引入专业物流公司或仓储机构对质物进行监管,通过签订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要求借款人对质物投保运输险、仓储险或相关险种。
4.建立供应链保障机制
一是要通过订立各项契约来保证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二是要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以加深信任。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平台,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流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三是要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封闭运行。供应链金融要选择一个强大而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物流公司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物流等服务,帮助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银行开通指定账户,付款企业配合银行将采购款汇入指定账户。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供应链金融实际应用中的风险规避.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