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梦

互联网金融进入大众视野,首先归功于P2P 网贷和阿里小贷,但其搅动业界的神经、激发大众的强烈关注,则莫过于“余额宝”的轰动效应。

近来,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爆点继续不断,首先是7 月26 日由证监会基金部和证券业协会牵头组织了互联网金融培训,各路第三方基金超市开始高调跑马圈地。接着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再次引起关注,而苏宁亦于近日传出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声音。互联网金融进入大众视野,首先归功于P2P 网贷和阿里小贷,但其搅动业界的神经、激发大众的强烈关注,则莫过于“余额宝”的轰动效应。

余额宝

正如许多行内人士评述,基金直销和T+0 都不是余额宝首创,但由于它与支付宝无缝结合,可随时用于支付,申购门槛低至1 元,带来了全新的投资体验,因而引起支付宝用户的拥护和媒体的热炒。总结起来,余额宝具有以下意义:

客观上降低了基金购买的门槛,提升了便利性;为大量用户(尤其是未接触过投资、理财产品的用户)开启了余额理财之路,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理财课;

消除了支付宝资金沉淀的道德风险并“让利”给用户。

上述意义仅对用户而言,而对于阿里自己来说,余额宝还有更重大的意义。余额宝可视为一个实验,实验内容是以第三方支付形式建立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可能性。余额宝销售货币基金顺利的话,当然可以期待更多金融产品通过阿里的平台进行销售。事实上,这一期待正大步迈向现实。支付宝的理财首页很早挂出了29 家合作基金公司。据重庆晚报的消息,淘宝基金最快8 月28 日能上线。7 月份的最后一周,10 多家基金公司的电子商务人士在杭州就如何进驻淘宝开旗舰店、如何营销等内容接受为期4 天的培训。而在8 月6 日,阿里证实支付宝已与37 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这说明阿里的基金超市梦马上就要开启了。

金融超市与电子商务

阿里的基金超市可以视为其进军金融超市的先声,符合阿里一贯“做平台”的风格:阿里搭台,商家唱戏。而在平台方面,阿里想复制的无疑是淘宝集市、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

回头看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初衷极为简单,那就是让用户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这一简单动机所引发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首先,线上购物涉及到远程支付、交易安全等一系列独特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支付宝、担保支付等新型的支付技术与手段;

其次,诚信经营引发评价、退货等机制的设计,提升了消费者的地位,使得买家与卖家的地位日益平等,甚至引发“消费者主权”的概念;

第三,买家与卖家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交货周期成为用户购物体验的瓶颈,问题的解决则激活了快递产业;

第四,淘宝早期的免费策略显著降低了渠道成本,大量中小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极度活跃,为海量用户带来了丰富、便宜的选择;

第五,用户选择权的增加,为用户介入后端制造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提供了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由制造商所垄断的“生产权力”被用户分享,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体现出更加明显的“民主”特质。

表面上看,这些成功经验应当可以顺利植入网上金融超市,如同普通商品的电子商务一样,由于产品数量众多、便于比较,用户较易在不同的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引发聚集效应,好产品迅速走红,其它产品必须迅速进行调整以便与之竞争。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产品结构、服务质量和营销策略的改善,用户在此过程中将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地位。

金融超市的未知之数

然而电子商务的成功却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成功,它脱离不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事实上电子商务的爆发存在以下重要前提:

首先,制造业产能充足,只是由于销售渠道的不通畅,生产与消费需求无法有效对接,电子商务则以较低的成本拓展了销售渠道,首先解决了需求对接的瓶颈问题;

其次,普通商品,尤其是日常用品和快速消费品是强需求,为日常生活所必需,拥有庞大的现实市场,也是电子商务的市场支柱;

最后,日常用品和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力相对平均,不存在所谓的28 定律,举例来说:一个“屌丝”在网上买零食花的钱未必比“高富帅”少。



以此标准考察金融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并非如此确定,存在大量的未知之数:

首先,金融产品渠道不畅是个事实,在“余额宝”之前,很多人可能都没有亲身接触过金融产品。然而金融业产能是否“充足”却难以评述,现实情况是同质化、低收益产品泛滥成灾,而差别化、高收益产品供不应求。这一方面源于金融产品的非标准化特质,存在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源于高度集中的金融权力(如准入门槛、牌照限制、严格监管等),金融机构坐享政策利差,对产品并无十足诚意,而用户对于金融产品的生产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极大的阻碍了购买意愿。这个问题不是渠道本身的问题,也难以通过渠道优化来解决;

其次,对一般人来说,金融产品并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亦非强需求,尤其是在对住房、社保、养老等“刚需”贮备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普通人对存在风险的金融产品会投入多少兴趣和金额,尚有待观察。

最后,人们在金融产品的购买力上存在重大差异,由于明显的收入差距,一个“高富帅”拥有的投资能力要高于一万个“屌丝”,这与电子商务的“屌丝”经济截然不同。而“高富帅”普遍并不缺乏投资意识和投资渠道,网上金融超市能吸引多少“高富帅”是其能否拥有未来爆发力的关键。

因此网上金融超市的梦想丰满,现实是肥硕还是骨感则有待检验。那么针对金融市场的这一现状,阿里应该做什么?

【声明】本文由 思谋新闻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新闻组. 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梦.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1497.
思谋新闻组的头像思谋新闻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