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如何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

作为电商巨头之一,京东的发展前景再一次引发人们的猜想,也让电商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变得更有看头。

有不少人认为,电商做金融是水到渠成。的确,电商在互联网金融中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京东为例,经过10年发展,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及供货商的消费、信用数据,为其在大数据资源的利用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商所积累的大样本、全属性、成本低数据,使得市场需求一旦出现,他们所蕴藏着的潜力就会被不断挖掘,这一点在之前阿里巴巴试水小贷业务时就已经凸显出来。而京东的高层在去年也不止一次表示,已经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致力于建设服务于全产业链的金融集团。对于京东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发力,总的来说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部压力来自于试水较早的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在金融上尝到的甜头,这或许让京东看到电商走金融的路子,不仅可以增加一个盈利点,同时也能对原有业务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从内部来说,京东重金打造金融集团的动力则因为一直以来上游供货商经常会面对融资困难的问题,库存周转率较低导致汇款速度慢,影响作为平台的京东长远发展。内外因素的叠加,让京东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上招兵买马。

区别于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在消费端的正面对垒,京东另辟蹊径率先在供应端发力。先是与几家银行合作,依托其在大数据上的优势为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审核资料,在供货商贷款环节中扮演一个重要的中介角色。中信银行去年12月16日发布数据称,截至去年底,其“供应链金融”累计融资额已超过4500亿元,同时带动存款超过1000亿元。之后,为了更好更快地服务于供应商,去年12月京东正式推出“京保贝”快速融资项目,与过去和银行的合作相比更具主动权。相关资料显示,使用“京保贝”服务,供应商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从请款到放款全过程,无需任何担保和抵押,融资期限长达90天,还可自主决定融资金额和还款时间。京东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第一个月,京东供应链金融贷款规模再创新高,已经超过了10亿元。如果说2013年是创新起跑的一年,那么这样的开门红,让京东新一年的快跑加速更具动力。

除了为上游供货商提供贷款服务外,京东也不断地完善供应链金融,在个人消费金融领域布局。2012年,京东就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经过为时一年的合并调整,网银在线于去年获得了基金支付牌照并重新上线。这使得京东的金融触角向理财服务延伸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值得期待。同时,一旦“京保贝”渗透进开放平台上的商家,网银在线账户也能够与之对接进行融资,盘活商家的闲置资金,帮助商家进行理财。

同样是下游领域,今年元旦京东“白条”开始员工内部测试,试图利用自有资金面向京东用户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消费者在京东购物时可“先消费后付款”,最高可申请1万元个人贷款和最长30天的免息延后付款,以及3至12期的灵活分期服务。记者联系到京东工作人员咨询此项业务的进展情况,她表示目前内测还在进行中,不过基于各项数据都比较可观,公测应该马上就会上线,到时候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将更趋完整,不管是对消费者、供货商,还是京东本身的发展,都是一个利好消息。未来,京东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小贷、理财、消费金融等业务都将一一展开,京东的互联网金融蓝图也将逐步落地。

无疑,相比刚刚过去的一年,2014年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可谓拨开迷雾看更辽阔的风景——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基础之上,整个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秩序更加井然,创新大量涌现。相关监管部门在去年也组织了几次调研工作,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考察,希望让整个行业在规范中前行。不过,电商乃至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决不会是一盘简单的棋。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尤其是在越来越普及的移动端领域内,有着极强的不确定性。不过,不管谁是最后的大赢家,在这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上,中小微企业及广大消费者应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互联网金融的2014年更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由 思谋案例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京东如何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1582.
思谋案例组的头像思谋案例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