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性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和绩效评价

一、什么是敏捷性供应链

( 一) 敏捷性概念

敏捷性概念最初是1991 年由里海大学艾柯卡研究所的研究员提出的,用来描述制造流程中的虚拟性活动( Yusuf 等,1999) 。艾柯卡研究所的敏捷性支持者们把敏捷性定义为一种制造系统所具有的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速度、灵活性、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组织结构和响应性)的能力,并能在产品型号和产品线间( 灵活性) 快速转换( 速度和响应性) ,以实时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 Youssef, 1993) 。

Goldman,等( 1995) 定义敏捷组织是一种在充满不可预测的持续变化的客户习惯的环境中运营并盈利的组织; Dove( 2005) 认为知识管理和响应能力是敏捷性的两个支柱,即敏捷性= 响应能力+知识管理,他强调为了使系统变得富有敏捷性,它必须对前摄性和反应性需求和机会作出有效快速的响应,这些需求和机会是不可预测、不确定、不断变化的; Goranson( 1999) 提出了一个相似的概念,一个企业要变得更加敏捷,它对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变化的反应要更有效率; 敏捷性企业需要快速而有效的调整以适应环境中任何不可预测的突然变化( Seethamraju,2006) 。这里,不可预测是关键词。

Cho,等( 1996) 认为敏捷性是一种在竞争环境中通过顾客参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来快速有效地对变动的和不可预测的市场作出反应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Fliedner 和Vokurka( 1997) 认为敏捷性是一种成功的向市场提供具有短前置期和不同数量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通过顾客定制向客户提供增加价值; Yusuf,等( 1999) 认为敏捷性是一种新发现的竞争要素( 速度、灵活性、创新的主动性、质量和营利性等属性的集成) ,通过集成和重构知识密集环境中资源和优质实践活动,向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斯坦福全球供应链管理委员会( 2000) 对供应链敏捷性定义为供应链快速响应全球竞争环境、以提供良好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Menor,等( 2001)认为组织敏捷性的核心本质包含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去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建设一种灵活性以便能使组织快速对外部和内部变化作出反应。这里把向市场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敏捷性的首要要求。

Jim Ayers( 1999) 认为敏捷供应链研究任务包括: 管理者形成供应链思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协调企业内外流程、管理供应链信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Raschke 和David( 2005) 认为敏捷性是一种公司动态地修正和重构单个业务流程,以适应公司当前和潜在的需求的能力; Sambamurthy,等( 2003) 注重从业务流程角度说明企业的敏捷性,把它定义为企业重新快速设计现有的流程以及跟随潮流开发新的流程,以便发挥优势并在高度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Mathiyakalan,等( 2005) 把敏捷性定义为一种更为宽泛的概念,即组织察觉商业环境中变化( 机遇或威胁,或两者的结合) 以及通过重构资源、流程和战略对客户和股东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个定义把战略和运营嵌入到敏捷性中,并从更广泛的角度解释了企业如何变得敏捷,才能更好地管理它的能力、资源和业务流程。以上定义注重从流程重构以及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中增强敏捷性。

斯坦福的Hau Lee( 1995) 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敏捷供应链就是虚拟企业; Naylor,等( 1999) 认为敏捷性是指用市场知识和虚拟企业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盈利机会; 柴跃跃,等( 2000) 认为敏捷供应链是在竞争、合作、动态的环境中,围绕主导企业,由若干供应商、客户等自主实体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 Ismail 和Sharifi( 2005) 认为创建敏捷供应链的思想对于公司是一种逻辑步骤,供应链的敏捷性是供应链整体及其成员快速形成网络联盟并开展运营以应对动态和波动的客户需求的能力。这些观点关注的重点在于满足能够提前预测变化和寻找正在出现的机会而从网络结构和虚拟企业的角度去增强敏捷性。

其他比较流行的定义有: 一种组织能察觉环境变化和有效快速地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Ashrafi,等, 2005); 供应链敏捷性是供应链对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机遇或威胁) 的警觉性的集成以及发挥供应链及时而灵活地使用资源的能力以主动或被动地响应这些变化( Li,等,2008) 。

对以上关于敏捷性定义统览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敏捷性定义的演变出现以下趋势:

一是由生产流程向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等综合业务流程发展;

二是由强调单个企业快速反应向整个供应链网络通过信息共享和发挥协同作用实现敏捷性的方向发展;

三是由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向包括客户需求在内的内外环境变化的察觉和快速响应方向发展;

四是由单一业务流程调整向资源、流程、战略综合重构调整方向发展。

( 二) 敏捷性度量

Goranson ( 1999) 认为确定系统的敏捷性,需要一种合适的绩效测量手段,强调定量分析对于确定企业敏捷性的必要性,并在他的书《敏捷虚拟企业: 案例、指标、工具》里将指标归类为上游和下游两类,提出的敏捷性有关的指标大都属于上游类,又注意到大部分指标是静态的,而敏捷性需要动态指标; Dove ( 1994) 开发出系列衡量转换能力指标———成本、时间、质量和规模,并将这些指标细化以全面衡量企业的敏捷性;Metes,等( 1998) 发展了转换能力的概念,用平衡积分卡设计一种六步法分析框架来评估不同领域的敏捷性; Arteta 和Giachetti ( 2004) 以及Yusuf,等( 2001) 把敏捷指数定义为敏捷增加属性的强度水平的综合; Meade 和Rogers( 1997) 以及Ren,等( 2000) 用AHP 构建一个逻辑概念去测量敏捷性; Yang 和Li ( 2002) 设计了大规模定制产品制造敏捷性评估指数系统。

由于敏捷供应链具有不确定和模糊性,敏捷度测量指标和方法用主观词语表述,会产生多种可能性,以上方法由于部分指标数据采集带有主观性色彩而受到批评( Anirban,Ganguly,等,2009) ,一是因为这些方法没有考虑个体判断到多人判断之间的计划方案的模糊性和多可能性,二是因为评估者的主观判断显著地影响这些方法。

Tsourveloudis 和Valavanis ( 2002) 为了克服敏捷性评估的模糊性,他们用模糊逻辑设计了测量企业敏捷性的IF-THEN 规则。这种方法框架的缺点在于不够灵活,由于出现更多层次的术语或者不同的隶属关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 IFTHEN规则必须重新设计; Ching-Torng Lin,等( 2005) 使用模糊敏捷性指数( FAI) 来评估供应链敏捷性,该指数包含属性评级和相应的权重,通过模糊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集成; Anirban Ganguly,等( 2009) 用市场份额、响应性和成本效益三个指标结合模糊敏捷性评估方法( FAEM) 构建出一个评估股份制企业敏捷性水平的分析框架,指标数据来自于股份制企业市场和财务数据,而不是用复合的多准则分析方法; 马丽娟( 2009) 从时间和柔性两个角度设计了响应速度、供应商交货提前期、产品柔性、产量柔性和交货柔性五个子指标的计算式,以期衡量供应链的敏捷性; XunLi,等( 2009) 从战略警觉、战略反应能力、运营警觉、运营反应能力、偶发警觉、偶发反应能力六个维度设计了十二个指标去衡量供应链敏捷性,通过敏捷性文献、经验调查和专家判断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进行分析; Van Hoek,等( 2001) 根据Goldman( 1995)等提出的敏捷性影响因素设计记分卡工具。

综上所述,关于敏捷性测量指标和方法的设计,一是指标的界定,它取决于所要衡量对象的属性和范围,不同学者对敏捷性特征属性的定义不同,所对应的衡量指标的设计就有差异,范围不同,指标数量多少和种类也不同; 二是数据收集方法,除了财务和公司运营能提供的直接数据外,还需要专家和管理人员评估赋予分值,也有采取模糊逻辑来处理以减少对指标数值的主观性影响,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影响到敏捷性评估效果,敏捷性评估方法设计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尽量保持客观性。

二、敏捷供应链建模

供应链建模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是跨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典型对象,基本的建模思路有结构化建模、面向流程建模、面向对象建模以及数学优化建模方法等,其中结构化和面向流程建模对于满足动态需求有潜在的局限性,这是根植于它们固有的静态属性,从这点上来讲,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能更好地满足敏捷供应链的建模需求( Jinho Kim, 2004) 。常见的供应链建模技术有层次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智能体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工作流图和数据流图、Petri 网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博弈论方法、系列数学优化方法等。

( 一) 智能体理论

H.C.W. Lau 和Christina W.Y. Wong( 2003)运用虚拟智能体技术,提出一种设计和开发敏捷供应链系统基础框架,虚拟智能体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行为,为满足敏捷系统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可预测的能力,这种方法提高了供应链中的价值增值活动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娄平,等( 2004) 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敏捷供应链管理框架,认为供应链就是由众多智能体组成,每个智能体执行一项或多项任务,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就是协调这些智能体,并定义了智能体的功能与职责,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合同网络协议和相应的算法以协调供应链和分配任务; TungBui & Jintae ( 2000 ) 以及Nirupam Julka 等( 2002) 、许锐和范光敏( 2009) 也用多智能体理论对敏捷供应链管理和优化进行了研究。

( 二) 层次分析法、Petri 网理论

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常用于和其他技术方法结合从而建模和优化研究。Jinho Kim( 2004) 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进行敏捷供应链业务模型的设计。利用对象管理组合标准化面向对象概念,层次分析法被用来管理模型以应对外部变化,将商业规则引入到方法中,并使用成组技术鉴定商业规则类别,提出了在面向对象的模型中鉴定和表达商业规则的步骤,整个供应链的框架参考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Manisra Baramichai,等( 2007) 利用QFD( 品质机能展开) 和层次分析法技术以及里海大学的敏捷项目的概念而开发出来的敏捷供应链转化矩阵,并用一套系统化的实施方法来获得供应链中的敏捷性。该工具通过将业务变动和相应的方法联系起来改善构建供应链和建立交易关系中的敏捷性,并帮助建立业务流程和结构以支持敏捷能力的创建; 李孝忠和李蕊( 2010) 将供应链抽象出顶层和底层模块,将顶层模块细化,形成底层模块,并生成与各层次相对应的状态图,再根据状态图抽象出其中的库所、变迁等变量,形成对应的Petri 网,利用Petri 网理论对此供应链系统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动态行为分析,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整体集成和协调控制。

( 三) 工作流图和数据流图

Tian-Min Cheng( 2011) 提出基于协调决策中心和工作流管理技术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通过该中心可以实现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彼此分享信息,同时合理规划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源,以获得足够的力量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动所带来的挑战; 谷再秋和乔志强( 2009) 从不同信息流形式探讨了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以最优的集成式信息流形式为基础对集成式信息流引导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描述了敏捷供应链运行的基本框架。

( 四) 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

谢天保和伍池宏( 2009 ) 提出基于双赢合作机制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了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双赢谈判模型及其实现算法;Manish Bachlaus,等( 2008) 使用一种田口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集成多级敏捷供应链网络设计;战德臣,等( 1997) 提出基于多视图的动态联盟企业概念模型。

一般来说,要使敏捷供应链模型有效地模拟现实和优化管理,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根据建模思路,对每个模块或步骤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并对多种方法进行集成,是敏捷供应链建模的基本思想。这就需要对每种方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敏捷供应链建模来说,更需要突出灵活性、响应性。

严建援,等( 2008) 把供应链建模方法归为四类: 图形化建模方法、数学建模方法、基于语法的建模方法、仿真建模方法。在已有的敏捷供应链建模研究文献里,前两类用得比较多,比如工作流图和数据流图、Petri 网理论等属于图形化建模方法。数学建模方法广泛用于供应链管理各个决策领域,可以自行组合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集成使用,在上文所提的研究中大多结合使用数学建模方法。基于语法的建模方法和仿真建模方法在供应链建模研究中已有应用,但是用于敏捷供应链建模专题研究还少见,是今后敏捷供应链建模研究方向之一。

三、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

綦方中( 2006) 提出一种基于基准分析的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过程框架结构。该过程框架包括敏捷供应链内部基准库和外部基准库的建立,系统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蒋国瑞和易庆丰( 2008)设计了一套适宜现阶段汽车制造业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汽车制造业敏捷供应链绩效实证评价; 杨文佳和李伊松( 2010) 从敏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以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为基础,采用BSC、SCOR、KPI 等方法,分别研究了核心企业在联盟的结盟阶段、运行阶段和解体阶段各自的特点,以确定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 洪伟民和刘晋( 2006) 从敏捷供应链的顾客满意度、敏捷性、合作关系、运营成本等几个方面建立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用于敏捷供应链战略决策和评价或监控敏捷供应链整体绩效。

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大多引用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再加入敏捷性衡量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得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与前文敏捷性衡量基本相似。

【声明】本文由 思谋新闻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新闻组. 敏捷性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和绩效评价.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2004.
思谋新闻组的头像思谋新闻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