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是在分析供应链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给供应链内各个节点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结算服务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高资金流通效率,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分析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重大。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不完善
内部管理不完善容易引起内部管理风险,国外某组织将内部管理风险定义为内部控制失灵或不完善带来的损失。内部控制不完善容易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存在于多个环节,如信用审查、出账审批、后台管理等,操作流程不规范或工作人员的道德问题可导致每个环节的操作都可能出现操作风险。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环节过多且复杂程度高、内部监控系统不完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约束力低三个方面。
(二)授信管理问题
供应链金融和传统信贷有本质的区别,商业银行不只是对单一企业主体授信,还需要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供应链内所有企业的特点特征才能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授信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需要根据供应链内所有企业的个体特征联系成一个整体,准确估计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以及确定信贷服务,才能提高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竞争力。另外,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核心企业的实力和规模,才能有效的规避信贷风险。但是,从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授信额度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行业银行授信审批授信链条过长、授信结构不合理以及风险审查方式的精确度不足,严重影响商业银行正确进行授信管理。
(三)缺少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外部环境不足主要表现在信息平台缺乏、第三方监管不足两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平台建设进度无法满足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极大的降低了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有效构建核心能力。在第三方监管方面,缺少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进行第三方监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仓储运输标准缺乏等等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都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对其进行实施监督的要求,更无法实现有效保障。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应对措施
(一)加强现金流控制
一是组合金融产品。通过制定承兑汇票、制定付款账号等方式控制资金,实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行国内保理业务和限制性条款,降低风险。授信出账前加强落实和监督,实现金融产品多种组合,增加现金流,降低供应链金融运作风险;二是加强信息文件约束。通过商务条款控制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模式,通过封闭授信进行应收、应付和存货管理。设定保证金账户和业务办理时要求多方约定,保证现金回流路线畅通,并要求企业必须向商业英航提供现金流物化载体证明。三是加强报表控制。加大企业财务报表审核力度,对企业应收账款、存货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监控企业的经营过程,检测企业的现金流。
(二)建立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建立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商业银行可设立独立的授信资产管理部门,对业务经理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双重考核,降低人为风险。另外,降低对个体的依赖。商业银行可通过建立细致的操作指引明晰化业务流程,设置操作要求,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参考。最后,需要完善风险转移技术,实行内部管理环节外包和风险保险,或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降低风险,从而尽可能降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内部管理风险。
(三)建立外部风险防范体制
外部风险防范体系可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依存度、选择恰当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伙伴以及建立与完善企业征信系统。提高中小企业的依存度,将中小企业引入第三方监管,开展保兑仓等业务,可减少大企业侵占商业银行的利润。选择恰当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伙伴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例如与房地产企业合作,或者选择与核心企业联系密切、信誉良好的企业对供应链进行重组,可优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结构[3]。企业征信系统可保证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交流畅通,也有助于用户的信用管理,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减少风险。
三、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效益与风险并存的特殊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必须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加强现金流控制的基础上做好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外部风险防范体系,才能有效的控制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作者:马建华,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网址引用: 思谋新闻组. 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