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做法”,何谈“能力”?

不懂“做法”,何谈“能力”?
程晓华
2015-7-10

刚刚看到我的朋友,旅美供应链管理专家刘宝红先生的一个微信,说“你不能忽视现状的合理性。企业是理性的。它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其实都是对现有能力的最佳反照,或者说最合理的应对。不改变能力,光改变做法,注定行不通。空降兵和第三方咨询往往死得很惨,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这点”。

坦白地讲,我跟宝红尽管是好朋友,但我还是不能认同他的这个观点。

凑巧的是,我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ASCK,供应链管理能力模型》,我认为这里的“能力”与“做法”,看似矛盾,但其实是个相辅相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记得几年前,我刚到一个客户那里做TIM(全面库存管理)项目咨询的时候,客户的董事长就跟我说过类似的话,“程老师,你要好好教教我的人,让他们跟您好好学供应链管理,他们能力都很强,执行力也很不错,就是不懂!没人教啊!”。

我当时就反问他,如果他们真的是“不懂”的话,那么,他们哪来的“能力”可言?哪里来的所谓的“执行力”?

我理解,宝红所说的“做法”,就应该是那个董事长所说的“懂”还是“不懂”吧?

我在《ASCK》这篇文章里面也提到,所谓的能力,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包括态度(A)、技能(S)、个性(C)及知识(K),四者缺一不可。没有知识支撑下的所谓经验、技能,那就类似歪嘴和尚念的经,这种“能力”或“执行力”越大、越强,其对企业的破坏力可能也越大。

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

我近期刚研究的一个潜在客户,这些年发展非常快,年营业额从2010年左右的几个亿,迅速发展到现在的70 多个亿,这些人的“能力”不可谓不强,但你再看他们的库存,也是在“与时俱进”,甚至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其营业额的增长,年库存周转率不到4次,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库存高达30亿!这就是这种不懂“做法”的“能力”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力!因为其国外的竞争对手的年库存周转率是10次以上!

还有一个做玻璃的客户,也是发展飞速,年产值大约30亿,库存10个亿,年库存周转率不到3,而其国内的竞争对手,南玻,库存周转率却是15次!同行企业,差一点的也到了7到8次的样子。

我对他们的理解就是,他们的确是“有能力”做这么大,发展的这么快,但他们的确是不懂“做法”,因为他们做的越多(销售越大),企业死的就越快。

这几年,我辅导了有十来个制造业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了,其中有几家长期合作的客户,做的非常成功,有造纸的,有做电子产品的,还有机械行业的,其中一家还被当地电视台作为“精细化管理,提升‘XX制造’效率”的典型报道过。在报道里面,记者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人还是原来的人,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管理方法一变,效率马上就有了提高 ……”(相关报道大家可以百度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同样的人,懂得了“做法”,能力就提升了,效率不就有了吗?

至少我那家被作为典型报道的客户,至今两年多了,的确“人还是原来的人”,几乎一个人都没有变过。我的其他客户那里,情况基本差不多,因为我无论是打工做供应链总监的时候,还是现在做供应链管理咨询,我向来不是通过“换人”来解决问题,主要是“换人的脑子”,我认为这才是关键。很多“空降兵”之所以会死的很惨,就是因为“换人”了 ,空降兵自己把别人给“换”了还不算,还要带着自己原先的一帮徒子徒孙,再换掉人家企业原先的一批老人,你说,他能不死吗?

很多第三方咨询为什么也死的很惨?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本身就是“太高大上”,“不接地气”,“落不了地”,他们不死才怪呢!我自己的客户里面就有几家曾经接受过那些所谓的“大牌咨询”公司的服务,最后还不都是不了了之,最终找到了俺?

我个人打工那么多年,跳槽也不少,但我从来“不带子弟兵”,因为这对新东家的“老人们”不公平!

我做供应链管理咨询这几年,我也从来没有建议我的任何客户去换掉哪个人,因为我相信,人都是可以进化的,这可能也与我过去的经历有关系,记得我当年刚进IBM的时候,我们的财务经理就跟我说过,你刚从机械行业进入电子行业,不懂不要紧,你干活儿慢一点也不要紧,你只要肯学就行!

其实,我自始至终相信,人跟猴子是没有根本的区别的,所谓区别,这也是人类自作聪明的一个定义,那就是“人跟猴子的唯一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而猴子不会”,但君不见,猴子不也是一样可以玩棒子吗?

我们看到的国内很多企业的现象往往是,人的“态度”都很好,对企业往往比我们这些从外企出来的人更忠诚,他们只是不懂“做法”,教他们做就是了嘛!

有了好的态度,学会了做法,人的能力不就有了吗?人的能力上去了,企业何愁没有效率?

我对宝红的观点的理解可能有些偏颇了,但总觉得宝红的观点有点“存在就是合理的”的味道,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所谓“合理性”有多少是真正合理的,这是个问题,因为“做法”是可以学的,学会了做法,再这么存在下去,就是不应该的了,除非,你不想学。

顺便说一下,我跟刘宝红先生自08年在深圳认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及业务关系,我们之间有些观点不同,这是正常的,这不但不能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及兄弟感情,恰好相反,这对我、对宝红都是一件好事,因为不争不明嘛,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积极加入进来讨论,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讲。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TIM全面库存管理”咨询创始人、独立顾问, QQ:1970985562, Web: www.chengxiaohua.com

为中国制造业之崛起而奋斗!

【声明】本文由 程晓华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程晓华. 不懂“做法”,何谈“能力”?.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2316.
程晓华的头像程晓华专栏作者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