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阐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及主要特点,在分析铁路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以及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及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积极协调多种运输方式发挥各自优势。针对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产品设计,提出铁路全程物流、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及公铁水联运等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系列产品;针对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建设,提出多式联运节点型物流基地建设、个性化物流服务定制、优化运输组织等建议。通过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加快实现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作者】 吴文娟,侯敬,冯姗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1 概述
物流 ( Logistics )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1]。物流服务是指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由仓储、运输、库存、订单处理及相关信息流组成[2]。而一个完整的物流服务供需过程,是由物流行业内一系列的企业提供相互服务来完成,这一过程可以称为物流服务供应链 (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以物流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向客户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而物流服务集成商通过对物流服务的整合,可以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各环节进行有效协调与管理,从而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总体来看,物流服务供应链由物流服务需求方—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3]形成。其中,物流服务需求方是指工商企业及其物流需求部门;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是指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可以为社会物流提供某种单一的物流服务功能;物流服务集成商通过选择合适的功能型物流企业,采取业务转包等形式,将供应链上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协同起来,形成物流服务功能网链结构,以满足用户全程物流服务的要求。物流服务供应链主要特点如下。
(1)时效性强。①准时性。从物流服务需求方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工商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实现“零库存”生产模式,对物流服务供应链提出准时性的要求。②快速性。从物流服务提供商分析,运送产品越快速越有利于抢占市场,加速资金周转;客户下达订单后普遍希望尽快收到货物。③可追踪性。从物流服务集成商分析,物流服务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双方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从物流服务需求方角度分析,绝大部分客户有强烈的意愿实现货物在途信息查询。
(2)安全性高。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过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环节,在多次物流活动中,可能会发生淋雨受潮、水浸、生锈、破损、丢失等现象。为保证安全可靠的物流服务质量,应尽可能减少产品货损货差,保证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移动过程中质量完好。
(3)价格低。物流服务集成商通过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减少装卸、仓储环节,压缩途中运输时间,提供高效节能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降低整体物流服务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4)网络化。扩张生产网络与销售网络是工商企业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集成商为了保证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必须紧密跟随物流服务需求方的销售网络,不断调整、强化、完善和健全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以满足客户需要。
(5)一体化。现代物流强调服务功能合理定位,应形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信息、报关等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并且不断扩展物流服务供应链增值服务才能满足服务一体化的需求。
(6)全程物流服务。便捷的“门到门”服务是客户普遍的物流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门到门”成为物流服务需求方选择物流服务集成商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分析
2.1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和水路得到长足发展,铁路运输市场份额呈下滑趋势。2012 年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例分别为 9.7%、79.0% 及9.7%,水路货运量与铁路货运量占比持平;2013年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 9.8%、76.3% 及 12.1%,水路货运量占比超过铁路。2001—2013年铁路、公路、水运货运量占比变化情况如表 1 所示[4]。
表 1 2001—2013 年铁路、公路、水运货运量占比变化情况
由于铁路缺乏对物流市场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存在仓库周转慢、送达时间不确定、运输费用高等问题,导致铁路干线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相关服务 ( 装卸、搬运、包装 ) 等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铁路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铁路资源优势,延伸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一体化、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逐步形成融入客户服务的物流供应链,实现“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全程物流服务[5]。
2.1.1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
铁路运输企业的传统物流服务主要体现在铁路干线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相关服务等方面,通过构建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纵向延伸物流服务,即以铁路运输服务为核心,扩大物流服务范围,如仓储、装卸与搬运、配送、包装、短途运输和信息服务等,加强物流设计、仓储与订货管理;横向拓展物流服务,如开辟新的物流增值服务,包括质押、担保、融资、代收货款等。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依托铁路将业务从单个的运输向物流链上下游延伸,拓展物流服务功能,最后构造全程物流的解决方案[6]。2013 年 6 月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以来,已经建立铁路全程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门到门”运输办理站增至 2 066 个,其中具备接取送达物流服务能力的车站 972 个,基本涵盖全国大中城市。
2.1.2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
多式联运是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铁路延伸物流服务链条的必备条件。铁路站场与全国铁路网络连接,通过铁路能够连接各主要水陆口岸及全国各经济区域。同时,多年来铁路企业为众多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运输服务,双方互信合作,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基础,对于物流基地的经营具有良好的业务网络条件。铁路物流应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多式联运项目投资和运营,充分发挥铁路物流干线运输优势,有效整合公路、水路、航空等物流资源,增加物流延伸服务业务比重,有效突破铁路物流与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合的瓶颈,为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铁路应与社会物流合力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能够辐射较大区域范围,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等物流信息和数据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平台,使社会物流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最合适的物流服务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升社会物流整体运作效率。
2.2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铁路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合作,组织公铁、铁水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门到门”服务,其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主要有以下 3 种:公铁联运 ( 公路—铁路 )、铁水 ( 铁路—水路 ) 联运及公铁水 ( 公路—铁路—水路 ) 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2.2.1 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是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与公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通过铁路与公路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托运人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铁路运输具有受天气影响少、安全、长距离、运费低、批量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短距离运输运费高、途中作业需要一定时问、运价机制灵活性差、货物滞留时间长等不足,而公路运输网密度大、分布面广,具有机动灵活性强、运送速度快、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等特点,在小于1 000 km 范围内的中短途运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在公铁联运中,公路运输可以作为铁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铁路骨干运输的优势及公路灵活多变、快速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一票式“门到门”运输服务。通过将公路“门到门”的高质量运输服务与铁路的安全、长距离运输相结合,有效延伸铁路服务链,使铁路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门到门”服务,提高铁路在多式联运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主要包括自营物流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铁路应结合自身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考虑物流需求、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针对物流运输市场情况选择适宜的运作模式,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如图 1 所示。
图 1 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示意图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形成早期主要采用铁路运输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的运作模式,在中后期以铁路运输企业自营物流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并不只存在一种物流模式。实际上,在联盟过程中,铁路运输部门仍然会存在自营模式,对于一些核心货物的运输,铁路应掌握自营权;而在自营过程中,对于偏远地带和部分小而散的货源,铁路仍然偏向于与当地第三方物流联盟。因此,不同阶段的物流模式并不是惟一固定,无论铁路采取自营物流模式,还是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两端运输服务,均以“服务-成本”最佳为目标,哪种模式可以提供最佳组合即选择什么样的模式。
2.2.2 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是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与水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通过实现铁路与水路运输的无缝衔接,为托运人提供一体化的运输服务[7]。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如图 2所示。在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中,铁路部门可以对铁水联运产品执行运价下浮政策,按照量价统一的原则,适度扩大运价下浮比例和范围;优先安排铁水联运业务在车站的各项作业,支持、鼓励铁水联运经营人、货主选择铁水联运这一运量大、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协同港口集装箱托运人、收货人、铁水联运经营人等为铁水联运发展积极寻求政策上的支持与突破;加强港口、船公司及铁水联运经营人等之间的协调,为扩大开行不同方向的铁水联运产品提供依据;积极采取措施提升铁路路网能力,为铁水联运的发展提供运力保障。
图 2 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示意图
(1)铁水联运产品市场定位。当铁路与水路运输存在平行通道 ( 如沿海通道,长江通道、珠江通道 ) 时,如果铁路运输能力富余,则着重开发铁路全程运输产品;如果铁路运输能力比较紧张,可以选择开发铁水联运产品;如果铁路与水路运输不具备平行通道 ( 如外贸货物 ) 时,则必须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产品。
(2)铁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投入。①以铁路融入大交通为契机,实现铁路、水路物流系统的统一规划,加大对铁路、水路运输设备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铁水联运的无缝衔接,让铁路深入港口,大幅降低铁水联运产品的短驳成本。②提升铁路场站的设备设施及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铁路场站的装卸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铁路与港口间物流信息数据的快速交换。
( 3 ) 铁水联运产品市场开拓。打造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维护既有的铁水联运产品,通过合理的运价下浮稳定产品货源,逐步吸引更多品类货源进入铁水联运。
(4)铁水联运产品时效性保证。通过确保铁水联运产品的安全、正点、准时、快速和可追踪性,有效促进铁水联运发展。通过对装车、中转、卸车、接取送达等环节进行优化,保证铁水联运产品“门到门”全程运到时限。
(5)铁水联运运价体系建立。针对铁路在运输市场占有率日趋降低的严峻形势,铁路企业对铁水联运产品采用“薄利多销”抢占市场的渗透定价策略尤为重要。例如,充分利用空车回送、顺路装车的优惠价格吸引货主,积极为货主提供最佳运输方案,降低货主运输成本。
2.2.3 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是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与公路、水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成,如果铁路车站与港口缺乏良好的衔接条件,将会造成二者间存在较高的公路短驳成本,制约铁水联运物流产品的发展,通过实现铁路、公路、水路 3 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可以充分发挥其他运输方式的有利条件,提高市场竞争力,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如图 3 所示。
图 3 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示意图
在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中,在分析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创新铁路运输专列开行解决方案,计划每天定时、定点、定线、定量开行固定车底循环车列,将对铁路编组、线路、旅客列车运行等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进一步优化多式联运运输组织,以有效打通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通道。
(1)建立公铁水联运协调机制。①搭建供应链相关单位密切交流的例会平台。铁路与公路物流企业、海关、港口等相关单位成立联合办公室,定期组织协调会,解决联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港口理顺铁路运输关系,从而为与各运输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奠定基础。②铁路与公路成立物流联盟,积极参与疏港工作,保障货物到港堆存和及时疏运。公铁物流联盟与港口一起协调解决铁路专用线设备更新改造等问题;公铁物流联盟对港口铁路装车的车辆清扫、堵漏、装载加固和铁路坏车处理、车辆取送、装车流程进行全面设计优化;考虑在铁路货场或沿线设置货物中转堆场,以缓解港口堆场紧张状况。③取得海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以便有效配合地方政府加强各地区间的协调。在具体运作上,通过设置铁公水联运监管机构,与内陆及沿海各大城市海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减少异地海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查验环节,提高通关、转关效率;铁路场站、港区内设置多式联运产品监管区,落实一关一检,实现一次报关,一票到底,为进出口转运货物做好物流及“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保障[8]。
(2)搭建物流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平台。通过开发集铁路、港口、公路、海关、客户、船代公司、货代公司等物流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物流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一个具有网上报关、订仓、交易、配送、查询、运输方案咨询、个性化服务、仓储管理、电子支付、代理商管理等功能一体化的数据交换平台,确保物流企业间快速进行信息交换,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铁路运输企业应用全程跟踪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车辆跟踪、车辆重空车信息统计、货票信息查询和统计等。
(3)研发新设备以提高
运输效率。在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可以考虑采用投资少、周转快、效率高、收益大的多式联运工具公铁两用车,以提高运输效率;在公铁水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针对家用电器、医药、食品等 108 类批量快运货物的性质、特点、包装方式分别制定装卸工艺,选配优质、高效能专用工索夹具,最大限度减少货损、货差。通过研发新设备和推广新型集装化用具,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服务质量,并且满足客户优质、高效、个性化的需求。
3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对策
3.1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产品设计
根据我国物流运输市场特点,应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或水路各自的运输组织与运输优势,向客户提供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物流服务一体化、低成本的铁路多式联运物流服务[9],实现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优势强强联合,做大做活铁路物流服务市场。一是通过打通公铁联运、铁水联运链条,构建“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网络,实现铁路、公路及水路运输的合作共赢。例如,打造中欧、中亚班列国际品牌,构建通向欧洲、中亚的便捷铁路国际运输大通道[10]。二是以港口货源货流为服务对象,充分发挥铁路和公路在港口货流集疏运中的骨干作用,提高集疏运效率和运输产品质量,从而达到铁路和公路集疏运与港口货流需求配套的目标。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产品设计如表 2 所示。
表 2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产品设计
3.2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建设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物流产业给予了高度支持,2013 年 8 月国务院下发《 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 国发[ 2013 ]33 号 ),将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支持铁路车站及线路用地综合开发。该政策的出台为提高铁路物流、打造综合物流基地、向市场化经营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将进一步加大对铁路物流场站的改造投入,重点改善铁路物流设备条件,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
3.2.1 多式联运节点型物流基地建设
在综合分析产业布局、城市规划、铁路枢纽建设等要素的基础上,选择在区域辐射能力强、周边货源充分、公铁和铁水联接的节点位置改造或建设物流基地,向客户提供货物到达、发运、仓储、接取、配送、装卸等功能性服务,促进铁路“点到点”运输与“门到门”服务的有机融合。按照物流中心模式建设铁路物流中心节点,在物流中心内实现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并且随着业务模式的成熟逐步实现上门取送货物服务。
3.2.2 个性化物流服务定制
由于货物种类越来越多,客户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根据公路、铁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物流服务集成商分为铁路货代、公路货代及海 ( 河 ) 运货代[11]。在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定制个性产品。例如,提供经济合理安全的运输及装载加固方案,拓展如仓储、流通加工、代收款、住宿、餐饮等物流增值服务;在铁水联运或公铁水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在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拓展进出口保税业务 ( 如加工贸易进口货物、转口货物、为外商暂存货物等)。
3.2.3 优化运输组织
(1)协调内部资源。作为大联动机的铁路,应加强铁路局与铁路局、段与段、站与站、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建立运力保障机制,使“前店”、“后厂”紧密配合,按照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构造铁路货物运输的生产作业流程。例如,强化一岗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将多环节办理业务的窗口向“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窗口转变。
(2)挖掘运能潜力。有计划修建新线和扩建物流站场设备,从而缓解运力紧张的线路和运能不足的车站。在提高列车工作计划的编制质量上下功夫,科学安排车流集结,经济合理做好集零成组、集组成列、组流上线、流线结合、长短匹配、机列衔接等工作,最大限度组织直达运输。
(3)减少物流环节作业时间。依托物流口岸协作单位优势,加强与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局的合作,通过在场站内建立海关监管区、保税仓库,节省物流作业环节时间,提升口岸场站品牌。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以外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业务,完成“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
(4)建立防范预警机制。坚持实货监控及预警制度,对已经发出的货物和将要到达的货物运到时限进行全程跟踪,由客户服务中心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输到相应的调度部门,调度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车流调整,确保货物加速送达,尽力减少承担货物运到逾期的风险。
4 结束语
铁路实施“政企分开”改革以来,应紧紧把握历史发展机遇。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积极采取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物流发展策略,与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升多式联运竞争力,形成时效性强、安全性高兼具网络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以优质的物流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网址引用: 思谋科普组. 铁路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与发展对策.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