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决策的基因

人的决策行为是一类复杂的既具有智能性又具有社会性的自适应选择行为。对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最好的研究方法是理性的科学。对于“人的行为决策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是否存在标准答案?

《决策的基因 》将最新科学研究结果与当今社会现象结合,用贴近生活与常识的方式解读行为决策,书中探讨的理论与现象可以启发读者继续探索人的行为决策究竟是什么及其背后的动机。作者以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撰写的关于行为决策的文章。第一类是关于对身体的思考。身体的生理本能反应和人所表现出的自发决策行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第二类是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决策行为差异。从男人和女人的进化,研究男人和女人在择偶策略。第三类是关于实验室中的行为决策研究能否反应现实的经济决策行为的思考。第四类是关于不完美人类的思考。人类需要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接受之。幸运的话,这些不足还可能成为前进道路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第五类是关于决策的动机。关注行动的非金钱驱动因素,以及失去金钱所带来的行动动机。第六类是关于共情之心。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各种情感的交流。第七类是关于人们合作的动机。最后一类是关于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决策行为。本书适合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在读学生、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对行为决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309011851.jpg

《决策的基因》具体内容包括6 个板块共40 篇文章。这些文章就是一颗颗时间胶囊,有意无意间体现出作者关于行为觉得思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篇:择偶决策。面对男权社会的巨大投影,原本纯属抽象的择偶偏好、男女平权如日日所吃的早餐一样万分具体。女性偏爱高富帅的男性,而男性钟情忠贞的女性,怯于与男性竞争的女性却勇于与女性竞争,常常自作多情的男性也不得不接受一夫一妻制,且女性总有动机为作为新娘的自己定一个高价。在感情世界中,饮食男女们上演的这些相爱相杀戏码,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二篇:无奈的傻瓜决策。多数人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一员,需要努力适应与平凡的自己共度一生的境况。人常常或是忘乎所以,要凭感觉做决策,或是自命不凡,认为见树即见林,或是心随身变,随波逐流而失去方向。虽然不必揪着这些缺点不放手,却有必要思考:人所作出的不完美决策是由何种生理反应导致的呢?

第三篇:暗黑决策也有光明一面。总是去克服看似不足的缺点,呈现他人眼中的完美,未必总是一个上佳决策。偏见和嫉妒能够激发人的斗志,“装”带给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坦然接受他人的幸灾乐祸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独处赋予人精神力量,看脸有助于人快速作出决定。存在即合理,这些看似是缺点的特性也有其光明的一面。

第四篇:聪明的傻瓜决策。一些决策看似是傻瓜式、非理性的决策,其实是聪明式、理性的。擅八卦的人有更多机会和他人合作,延迟享受的回报丰厚,随大流帮助人规避潜在的风险,去赌运气和使用安慰剂,也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五篇:行动并非总受金钱的驱动。行动的动机可能是以往所投入的努力、希望和他人的合作、唯恐失去的情感、免费的诱惑、避免被罚的企图,也可能是内心的某种不满、身处新起点的恐慌、心理距离的差异、做了又怕后悔的情感等。人该如何利用非金钱的行动动机,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呢?

第六篇:决策中的人性之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各种情感的交流,这些能够交流的情感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不同人的共情心水平大不相同,但人人都有共情心并偏爱公平;也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需要用制度去管理人性中的恶,将恶转化为善,让利他者也需自利。

本文摘编自李娟著《决策的基因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的自序部分。

【作者简介】 李娟,河南焦作人,现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行为运作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IJPE,AOR等国内外权威杂志上。2001年、200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得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出站。受益于学术训练,作者得以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表达出关于“人是如何决策”的观点。作者所做的是,用一种严谨但不一定严肃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思考的问题、寻找解释的心路历程。平素中,她乐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喜欢阅读各类人物传记,享受跑步和游泳。

【声明】本文由 思谋资源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资源组. 李娟:决策的基因.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2552.
思谋资源组的头像思谋资源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