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趋冷、外贸市场低迷,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商务部资料显示,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成效显现。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旗舰”,上海率先实践转型升级责无旁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更是重任在身。
跨国采购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力量。
作为上海跨国采购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最先提出跨国采购服务先进理念的企业,上海跨国采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采集团”)在“稳外贸,促增长”,以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正显现出日趋重要的作用。
跨采集团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秉承蓝海战略思路,整合既有优势品牌与全球资源,拓展贸易新渠道、打造中国外贸新优势,通过“一园区三核心”的发展理念,即依托中国(上海)跨国采购园区为载体,不断拓展衍伸B2B、B2C和T2T三位一体的核心贸易服务平台,平衡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电子商务,在贸易前、贸易中、贸易后的全程服务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实现跨国采购产业链的形成,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中国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顺利转型。
覆盖贸易前中后创新探索全周期贸易平台
外贸形势严峻,固然有宏观环境因素,但也与国内企业盲目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过多过滥、国际贸易资讯不足等有关。打造跨采产业链,正是为了强化按需定产,降低交易成本。与传统的外贸集团业务有着质的区别,跨采集团的业务和产业链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创新性、探索性。
一直以来,集团致力于成为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之一,业务涵盖跨国采购商贸服务、跨国采购会展服务、跨国采购电子商务、跨国采购咨询服务、跨国采购教育培训、跨国采购创意研发六大板块。年初颁布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中,跨国采购就是重要关键词,其中不少表述都是跨采集团已经开展的经营实践。如今,跨采集团已经形成贸易前、贸易中、贸易后全程周期的平台服务功能,打造完整的跨国采购产业链。
贸易前,“跨国采购宝”利用深度开发的精准数据,为企业提供外贸资讯解决方案。这款针对垂直行业的国际贸易资讯解决方案系统,旨在填补目前国际贸易资讯服务领域对终端市场深度调查与数据分析的空白,着眼于准入研究、需求分析、渠道研究、价格分析、采购商运营、个性化需求等多方位服务;发布“跨国采购信心指数”,判断跨国采购整体走势,为企业提供跨国采购重要风向标。
贸易中,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与上海市的重点支持下,包括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下称跨采大会)、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中国(上海)国际网络购物交易会、上海进口商品博览会等代表中国服务业创新精神和新的发展趋势的系列品牌展会各有特色、精彩纷呈,打造对外贸易展会立体方阵,带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贸易后,“跨国采购在线”为供需提前精准配对,通过建立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供应商提供标准的电子产品目录、全球在线推广、采购商转递、接入全球跨国采购系统等多种服务,实现国内供应商与国际采购商的无缝对接和跨国采购的常年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采购盛会。
除此之外,跨采园区贯穿整个跨采产业链,提供跨采的一站式服务;四川北路进口商品国别中心,引入国外知名百货零售企业进驻,提供市民消费得起的进口商品,覆盖贸易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平台服务日趋丰富。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业务的培育需要周期,在传统的惯性下,创新无从谈起,而且极易被只抓眼前利益的运营思维所扼杀,围绕跨采产业链的创新探索值得鼓励和支持。
线下线上联通“逆向跨采”步步升级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依靠低附加值、“便宜”产品的时代已渐行渐远,转型求变迫在眉睫。如何增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力”得当,或将事半功倍。
由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协办的跨采大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吸引了愈来愈多跨国公司采购商前来参展,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的重要渠道,对于加速吸引跨国采购机构集聚中国、加快国内企业“走出去”,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02年,首届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召开;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2010年,跨采大会协办省市自治区增加至30个;2012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状况下,采购商参会数稳中有升,新辟国际邮轮物资采购专区……
12年的发展壮大,上海国际跨采大会在“逆向采购”上独创出一条特色之路:与其他展会以供应商陈列为主的模式不同,跨采大会由国际采购商设摊,而供应商是来观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对跨国采购商来说,缩短寻货过程;而对供应商来说,则强化按需定产,双方都降低了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在跨国采购网络中的份额借此不断扩大。
12年又是一个轮回,今天(11日)开幕的第12届跨采大会上,又是一次全新起点。511家跨国采购商和6家联合国及组织采购机构云集,超过8000家供应商参展,大会现场新设服务和技术采购专区。同时,“跨国采购工业品超市贸易平台”也将首度亮相,将使不同的客户群共享优质供应商,配合工业品超市和大买方专区,在平台已有的300亿的工业品采购量的基础上,通过以电子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增值服务,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额,打造中国工业品采购的最大平台,实现永不落幕的在线跨国采购交易。
自2006年开始,跨采大会吸引了联合国机构参会,联合国机构采购到了质量上乘且价格合理的“中国制造”,跨采大会已成为联合国机构比较信任的第三方平台。联合国采购具有其特殊性,供应商首先要通过认证联合国注册采购商才能参与。而该过程复杂且时间较长,降低了供应商的积极性。今年,跨采集团还计划和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以及联合国相关机构在跨采现场实现配对的供应商审核认证,使之能直接成为联合国注册供应商,加快采购流程。
未来,跨采大会将继续探索跨国工业品采购的增值服务,逐步形成网上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平台,整合和跨国采购贸易相关的交易、展示、物流、金融和数据等功能成为一个服务体系,带动整体的贸易发展。
发展自有品牌开辟外贸新渠道
自有品牌展提倡商超与工厂直接对接,最大限度地为制造商创造订单机会,也使零售卖场能够越过中间商直接对工厂的生产、质量、管理直接考核,省去了产品生产至中断销售的中间环节,具有价廉物美的优势。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自有品牌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接近30%,美国自有品牌商品占超市年营收近5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5%,发展空间广阔。正是预见到自有品牌的增长潜力,跨采集团率先把握先机,自2010年起与自有品牌制造商协会(PLMA)合作,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吸引了国内外著名自有品牌制造商企业参展,促进中国企业的升级转型。
不仅如此,跨采集团着手整合现有的自有品牌零售商和供应商的需求,利用跨采自有品牌展的成功模式,开展自有品牌的咨询、培训、物流等贸易服务。目前,跨采集团已与某国著名大型商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国内著名B2C网站强强联手,开展国内外自有品牌的进出口业务。如今,消费者已经能在乐购、一号店等多家实体和网络超市中,选购到带有“跨国采购”标签的商品。近期内,跨采集团还计划成立中国自有品牌领域的协会组织,构筑自有品牌的市场服务体系,为国内外自有品牌进入市场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从产品定位、市场宣传到零售渠道的切入及现场促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自有品牌的出现,对消费者来说有了更多“亲民”之选。但商超中的进口商品,因从产地到消费者要经过多重环节,而价格较高。跨采集团通过对久光百货、八佰伴、东方商厦、家乐福等8家百货和超市的实地调查,发现澳洲产品类别较少,品种不多,特别是优质的海鲜、保健品、化妆品、护肤品、工艺品、家庭用品、宝石及服装等都未见销售。在商业街四川北路上,跨采集团将依托自身多元化国际优势,以国别中心为特色打造进口商品聚集商圈,引入国外知名百货零售企业进驻,整合供应链管理各环节,打通商品流通环节,加快提升商业能级,探索出进口商品零售以国别为特色的商业模式。如今,一座实体“澳洲城”的轮廓已日渐清晰,消费者将能选购到从澳洲空运而来的商品,进口产品或将不再高不可攀。
筑技术贸易平台助贸易结构升级
多年推动商品货物跨国采购的同时,跨采集团也致力于贸易结构升级转型,推动技术贸易大发展,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开拓新市场,同时也促进我国贸易实现新平衡。
作为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大会(以下简称“上交会”)的唯一协办单位,跨采集团把握有利契机,通过跨采中心十余年积累的全球合作伙伴资源,与国外技术资源方进行战略合作,帮助大会建立“技术贸易服务平台”,把自身整合的国外技术专利的资源与战略合作方的国内制造商资源进行上下游对接,并与技术交易的相关服务机构,如投行、基金、人才、第三方支付、法律、技术评估和各开发区等融合,从而建立一个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完整的T2T技术贸易服务平台,打造面向国内外技术需求方和提供方的技术贸易第一品牌。
前不久,跨采集团与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跨国联合采购平台”和“技术贸易服务平台”为合作突破口,帮助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焦点科技开发及运营的
“中国制造网”位列国内B2B电子商务前三甲,“中国制造网”的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中小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及人力成本的上涨、传统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的问题,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更加狭窄,亟需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附加值。为此,焦点科技与跨采集团合作后,跨采集团将把自身拥有的国外技术专利资源与焦点科技的国内制造商资源进行上下游对接,融合跨采集团的“跨采在线”信息平台和焦点科技的“中国制造网”电子商务平台优势,由跨采集团集中地、系统地引进先进技术,并提供政策、资金、法律和人员等服务,由焦点科技“牵线搭桥”,将这些服务与中国制造网上集聚的海量中小企业对接,有效拓展中小企业的国际视野,帮助它们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本届跨采大会推出的“跨国采购工业品超市贸易平台”,即为双方合作的结晶。双方还将利用各自线上线下的优势,建立一个联合管理团队,负责合作经营项目的运作。
发布跨采信心指数树中国外贸风向标
“本季度跨国采购(上海)信心指数为51.28,高于上季度(50.40),其中工业品跨国采购指数为50.01,高于上季度(49.16),消费品跨国采购指数为53.53,高于上季度(53.25)。”昨天(9月10日),2013年第三季度跨国采购(上海)信心指数发布(以下简称“跨采指数”)。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建卿解读指数,“表明在华采购量、采购价格和在华采购比重均有所上升,显示跨国公司在华采购趋向扩张。”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贸易格局剧烈变化,关于国际贸易的新的话语权之争也进入白热化。2010年9月15日,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两周年,跨采指数在“2010跨国采购大会”上首次正式发布。这组根据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需要而研发设计的商业调查数据,不同于中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PMI)和汇丰PMI指数,调查对象为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机构,而不是制造业企业,行业涉及零售、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能源、电子和电气、通讯及计算机、化工等主要国民经济运行行业,直接针对采购经理获取第一手的真实可靠数据,再经过汇总并采用科学方法统计,得出的跨采指数每季度准时发布。
自2010首次发布以来,跨国采购信心指数已成为在华采购的重要风向标,它反映的是跨国企业在华的采购活动以及相关的贸易活动,能够很好预测下一阶段的外贸形势,为国内企业决策和合理安排生产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该指数也间接是宏观经济的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每年跨采大会同期举办的跨国采购高峰论坛,同样令业界翘首期盼。与时俱进的话题,激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思辨,成为国内外贸行业发展的重要解读。本届跨采大会高峰论坛上,一场以“转型中的中国制造—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的新角色”为主题的头脑风暴,围绕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的有利契机,挖掘跨国采购在中国制造转型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采购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跨国采购中心:“航母式园区”搭载跨采全产业链
在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六大功能板块中,建设跨国采购中心名列其中。
为促进跨国采购,中国和上海需要在全球贸易的税收、外汇、海关、贸易金融及商贸服务等领域的政策创新、功能提升和思路转变。建设跨采园区,不仅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需要,更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与我国外贸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需要。
而在打造跨国采购产业链上,这是跨采集团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通过跨采园区的建设,孵化“跨国采购全产业链服务功能”和“政府政策对接平台”,吸引全球大型跨国企业内负责全球采购和市场推广的决策中心、运营中心入驻,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产业鲜明的以跨国采购产业链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特色园区。
2012年,位于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内的跨国采购园区规划破茧而出。时下,规划占地面积300亩的跨国采购园区已经雏形显现,其中一期由一座国际会展中心、两幢高级商务楼宇组成,将于今年下半年落成交付使用。建成后的跨采园区除了具备展览、会务、商务配套的基本功能外,还将为跨国采购企业提供集口岸、物流、人才、信息、评估、货物和技术贸易、金融等完整的配套跨国采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同时建立“政府政策对接平台”,为跨国采购企业在国内各地的投资、贸易提供政策咨询与服务,并在跨国采购的税收、外汇、海关、贸易金融及商贸服务等领域创造“特色实验区”。
“打造中国(上海)跨国采购园区,应当顺应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抓住跨国采购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利用社会化、市场化的贸易服务平台,推动服务经济产业化发展,加速全球贸易价值的创造。”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魏建国曾强调,在上海建设跨国采购园区,符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规划方向,符合服务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上海跨国采购集团打造贸易平台 构建跨国采购产业链.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