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5月21日第三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2021TADC)上,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与埃森哲携手,通过对多家企业及案例进行访谈、调研、分析,结合双方在数字转型与无障碍领域的专长,正式发布了《2021企业数字包容实践与价值白皮书》。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以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会逐步加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用来描述消除数字鸿沟的动态过程,通常也指尽力缩减数字鸿沟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要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也就是说,要创造全球包容性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弥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让数字化赋能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 实现惠及人民的包容性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逐渐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对数字鸿沟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在各方的实践努力中,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这一概念出现,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数字包容不仅与每个人的生活相关,同时也与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紧密相联。
飞速发展的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数字技术影响之深远,将变革带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重构着各个企业、行业和经济体,影响着所有的个体。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技术为抗击疫情、维系经济韧性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更加凸显、加剧了那些受到身心挑战或经济、社会、环境等条件制约的群体在数字时代遭遇的困境,如老年人、残障者以及互联网接入水平较低地区的人们。
数字包容为解决在技术影响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重大公共问题、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思路。然而,我们能否共同取得成功取决于在加速技术主导的转型时,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学术界等,以及个人能否团结协作,能否将技术的力量、人类的创造力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
本白皮书通过调研、访谈和检索,对积极开展数字包容实践的企业及数字包容研究成果进行扫描,并择取了部分企业或组织在这方面积极尝试和已经取得成果的案例。
基于这些研究及实践的分析,结合埃森哲在数字转型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在无障碍专业领域的积累,本白皮书从产品与服务、员工与伙伴、财务价值、战略与落地四个维度,尝试帮助企业及其他组织定位数字包容价值所在及关键决策点。
《白皮书》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完善自我价值产生了追求,不仅仅满足于经济价值,还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主体价值中,实现社会创新,共建更好的生态系统。数字包容则为企业在数字经济建设中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视角。通过技术普惠和广泛合作,在参与创建和推动更加公平、繁荣、包容的世界的同时,企业可以从中发现新价值、获得新增长,增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与服务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各类组织持续将其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并不断更新迭代。其中很多组织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场景下的刚需,这类产品和服务往往会面临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因此,企业与组织不应当仅针对理想用户、理想场景进行研发和迭代,还应该给所有用户提供更加符合数字包容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数字时代下获得良好生活与发展,这是数字化转型下的必然趋势。
员工与伙伴
数字包容下,企业和组织的员工及合作伙伴,既是数字包容的行动主体,也是数字包容的受益者。例如,组织在这一趋势下,对内应当重新思考人和机器的结合,为员工提供符合其优势的培训,以更好地应对数字化人才的缺口以及组织数字化变革的需求,并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进生态内包容与多元性,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社会就业。
财务价值
企业与组织在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数字包容时,不应仅仅将其看成是一项公益支出,而是应当将其同企业财务指标协同考量。例如企业通过数字包容手段更好地促进“员工终身教育”,可以提升用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数字包容”会帮助企业加深对细分用户群的理解(例如老年人、残障群体、孕妇、儿童等),从而通过提供满足细分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打开新的用户市场、获得更高的顾客终身价值,最终提升企业的营业额、利润以及品牌价值。
战略与落地
如果组织希望“数字包容”本身做到可持续、贴合企业自身使命愿景,而非成为一项组织临时开支,组织最高层应当将其与自身业务战略紧密结合,由具体高层领导者负责,并有一套完善的衡量与评估机制。
网址引用: 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数字技术驱动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