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内涵是以服务换取“产品+服务”的综合价值,以产品为纽带、服务为核心,将新型生产要素融入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拓展价值链增值空间。制造业服务化内涵可以从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依据、价值链和价值增值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以深入揭示制造业服务化价值的内在来源。
–赵林度等,《“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 2021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依据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依据尚不明确和统一,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常见的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分析基础,包括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内在机理,从不同的方面指导着制造业服务化实践。
(1)价值链理论
随着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制造业分工更加复杂,产品停留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时间比约为1:19,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低于产品价格的2/5,超过3/5的价值创造来源于服务环节(韩江波等,2019)。价值链具有的相对独立特性有助于分离、融合产品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促进基于服务外包的服务专业化发展(刘建国,2012)。
依据价值链理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就是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向高端的服务环节转移,就是依托数据价值、体验价值和平台价值创造高附加值的过程。制造业服务化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价值链理论中价值及其价值增值的核心思想,以服务价值和价值增值能力增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动力。
(2)交易费用理论
Coase(1937)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解释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当交易成本比较小时,企业倾向于在市场中完成某项业务;当交易成本比较大时,企业倾向于通过内部投入完成某项业务。交易费用理论说明当市场存在交易费用的时候,企业需要考虑企业的边界问题,换言之,过高的交易成本对企业间的协同、交流起到阻碍作用。
制造企业发展初期自制原材料,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开始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厂商(楚明钦和刘志彪,2014)。制造业服务化的迅速发展,与新时代背景下持续下降的交易成本密切相关,制造企业不断探索业务外包渠道、形式和均衡博弈关系,追求交易费用最小化的“产品+服务”运营方式。
(3)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才能获得生存空间,这种获取外界资源的需求迫使组织对外部环境产生资源依赖(马迎贤,2005)。在资源依赖理论下,企业的转型路径和发展模式选择并非随心所欲,也不能仅仅实现自身的预期成果(Pfeffer and Salancik,2003)。
制造业发展依赖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中的资源,推动着制造业走进信息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持续升级迭代。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依赖于生产要素集聚的资源和能力,依赖数据、体验和平台等新型生产要素和人才、土地、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共同培育制造业服务化创新能力、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
(4)生态系统理论
制造服务生态系统(manufacturing service ecosystem,MSE)概念的出现(Chesbrough,2011;Opresnik and Taisch,2015),标志着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企业通过能力输出为顾客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制造业服务化已经不是制造企业的优势,而成为企业拓展利润空间的必备能力之一。
基于生态视角的制造业服务化融入不同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的理念,涉及制造企业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同(Zhang et al.,2017;Wiesner and Thoben,2017)、制造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Parida et al.,2019)、服务网络参与者之间的合作(Reim et al.,2019)。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制造业服务化,充分体现了全产业链成员之间协同、协调、合作关系。
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分工揭示了不同国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不同等级的位置获取相应等级的附加值。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动着关键增值点从生产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产业升级路径比传统产业之间的分工更加复杂,出现了高端产业有低附加值环节、低端产业有高附加值环节的现象。图1是根据Shih(1992)观察得到的计算机技术行业硬件生产领域基本情况绘制的,用于表示价值链不同部分增加价值的潜力以及随时间变化情况,产生了著名的“微笑曲线”。
(1)“微笑曲线”分析
“微笑曲线”被广泛用于价值链附加值创造分析中,“微笑曲线”越陡峭代表价值链分配越不均衡。Shih(1992)认为价值链两端环节比中间环节产生更高附加值,而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在附加值观念指导下,制造企业逐渐将核心关注力从产品加工制造环节转向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服务管理环节,即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延伸。
“微笑曲线”观察分析可知,20世纪70年代从设计到销售展现的有形产品价值链,90年代从研发到售后服务展现的有形无形融合的“产品+服务”价值链,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价值链上下游位置确定产业高低、附加值高低的思想。“微笑曲线”展现的附加值观念,成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因。
(2)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分析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成熟,服务化程度从产品导向服务、使用导向服务到结果导向服务逐步提高。制造业服务化基于产品主导逻辑(good dominant logic,G-D逻辑)发展到服务主导逻辑(service dominant logic,S-D逻辑),创新模式也由个体企业的封闭式创新发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开放式创新,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张培等,2019)。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如图2所示。
生产服务与产品服务融合成为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的核心趋势,制造企业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以满足多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从价值链中端的生产制造,拓展到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制造企业越来越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通过价值链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创造(高明晶,2019)。
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体系中,有形的生产制造成为低附加值活动,无形的研发设计、售后服务成为高附加值活动,从而使高低端产业、高低附加值活动进入新视野、新格局,驱动着无声的竞争进入新境界。无论未来产业格局、附加值高低如何变化,制造业、生产制造活动的基础地位和价值作用不会动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
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持续改变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格局,在新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驱动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呈现协同、融合、一体化发展趋势。根据Vandermerwe和Rada(1988)的研究成果,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服务形式存在较大差异,以计算机制造商、信息供应商为例,如图3所示。
(1)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源
从“微笑曲线”、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不同的服务形式分析可知,制造企业“以产品为中心”提供服务,产品与产品服务之间存在相互补偿的作用;服务企业“以服务为中心”提供服务,注重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能力,为顾客解决问题或帮助顾客获得相应的能力。尽管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有着不同的价值增值源,但是都注重顾客主导逻辑(customer dominant logic,C-D逻辑)。
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来源于产品及其附加价值,如图1所示,沿着“微笑曲线”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到研发设计阶段、向下游延伸到售后服务阶段,服务附加值呈现双向双增值的现象。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数据价值、体验价值和平台价值更能融入服务价值,以新型生产要素提高价值增值能力。
(2)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效应
价值增值是制造业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制造企业追求高附加值的期望结果。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附加值,处于同一环节的不同制造企业也会呈现不同的价值增值能力,附加值、价值增值能力直接受产品、服务市场竞争力影响,最直接的来源在于最终顾客的支付意愿。
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效应体现在制造企业服务收益的增长、服务增值能力的增长、顾客支付意愿的增长,从而带动制造业产业地位的提高、竞争力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增值效应会引发“全产业链脉动”价值的连锁反应,带动数据价值、体验价值、平台价值更好、更快、更稳定地融入制造业服务化领域,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增值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林度,刘丽萍,任雪杰,邱华清.2021.“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M].科学出版社.
[2]韩江波,吴林,万丽.2019.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创新科技,19(10):28-36.
[3]刘建国.2012.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模式与路径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7):121-124.
[4]Coase R H.1937.The nature of firm.Economica, (4):386-405.
[5]楚明钦,刘志彪.2014.装备制造业规模、交易成本与生产性服务外化.财经研究,40(7):108-118.
[6]马迎贤. 2005. 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 甘肃社会科学, (1):116-119+130.
[7]Pfeffer J, Salancik G R.2003.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Chesbrough H.2011.Open services innovation: Rethinking your business to grow and compete in a new era.New York: Jossey-Bass.
[9]Opresnik D, Taisch M.2015.The value of Big Data in servit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65:174-184.
[10]Zhang W, Shi Y J, Yang M Y, et al.2017.Ecosystem evolution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 system driven by service provi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55(12): 3542-3558.
[11]Wiesner S, Thoben K D.2017.Requirements for models, methods and tools supporting servitisation of products in manufacturing service eco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30(1):191-201.
[12]Parida V, Burström T, Visnjic I, et al.2019.Orchestrating industrial ecosystem in circular economy: A two-stage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larg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01:715-725.
[13]Reim W, Sjödin D R, Parida V.2019.Servitization of global service network actors-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match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service transi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04:461-471.
[14]Shih S.1992.Empowering technology-making your life easier.Acer’s Report, Acer’s, New Taipei.
[15]Veugelers R.2013.Manufacturing Europe’s future.Bruegel Blueprint Ser vol 21.Bruegel, Brussels.Belgium.
[16]张培,张丽平,李楠.2019.制造业服务化演进特征与逻辑框架.科技和产业,19(11):16-21.
[17]高明晶.2019.供应链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价值创造.物流工程与管理,41(9):110-112.
网址引用: 林度空间. 制造业服务化内涵:价值源和价值增值能力创造.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