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世纪以来,每次世界大战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类社会总会催生很多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比如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这也许印证了"绝地逢生"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说法。本次金融危机后,被加速热捧的新应用技术之一便是物联网。
物联网的核心是无线网络和采集、识别设备,包括RFID、超宽频及Wi-Fi实时定位系统(RTLS)、移动手持设备、PLC、传感器等。因此,有人将物联网等同于RFID,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RFID并不年轻,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有应用。这种应用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始于军用转为民用;第二,民用阶段各自为政,应用受限于企业、行业、地域内部,RFID芯片内的存放的信息也不统一。物联网此刻充当的是秦始皇的角色,其目的是编织一张通用的、动态实时的、互联的物品信息大网。理想情况下,物品的详细信息将存放在云计算中心,RFID芯片中只保留物品的ID号(电子产品编码EPC),由ONS系统(物联网对象名称服务)负责物品ID的解析。如此,可大幅降低的RFID芯片制造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加入物联网的积极性。
过去,电子商务,特别是B2C电子商务的瓶颈在于电子支付和物流配送,当银联和快递业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样,物联网的推广离不开电信业的支持。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已启动了物联网发展计划。技术层面,IBM"智慧的地球"领跑物联网的行业解决方案,各类相关专业公司更是不甘人后,如INTERMEC、HHP、望远谷、上海贝岭等等。
物联网在众多领域有着迷人的使用案例。这里,文章仅探讨其在物流及供应链的应用。
为了阐述直观,笔者改编了一个用"物联网全副武装"的供应链简化案例。
案例 物联网冷链储存和配送
R是一家冷链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了生物试剂制造商L的原料、成品储存及配送业务。R自备了一支冷藏车队,每辆车安装了GPS/GIS定位系统,R还拥有一座冷藏仓库。L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医院H是L位于杭州的一家客户。位于大阪的U是L的关键原料供应商。为了降低牛鞭效应,L同H、U实现了产销信息共享,作为第三方物流的R,自然也和他们实现了这种共享。
L向U下达原料订单,每份原料包装嵌入了RFID芯片,芯片具有温湿度感知功能。原料装入安有RFID芯片的冷冻集装箱,经海船到达上海港以后,装有原料的冷冻柜经过海关检验,由港口车辆存放到临时仓库,因海关和港口采用了RFID技术,不但实现了通关自动化,L和R还可以随时了解货物的位置和环境温湿度。根据L的要求,R用配备有RFID读取设备的冷藏车辆将一部分原料送入R的仓库,另一部分原料送往L的生产基地。其中,送往仓库的原料,卸货检验后,由叉车用嵌有RFID的托盘,经过具有RFID读取设备的过道,安放到同样具有RFID读取设备的货架。这样,物品信息自动记入信息系统,实现了精确定位。由于使用了RFID技术,仓库内的包装加工、盘货、出库拣货同样高效无误。L制成品包装也嵌入了RFID芯片,其出入R的仓库作业类似原料。H的冷库具有读取RFID的能力,当冷库中货架上的试剂数量降低到安全库存以下时,系统会自动向L和R发出补货请求,R将所需品种数量运往H。由于高速公路沿途设有RFID读取器,不但可以实时监控货物位置,也可以防止物品的遗失、掉包、误送(不匹配的客户无法接受货物入库),只装有GPS的车辆是做不到这点的。所有的环节,从U到H,物品原料产地是哪里?在哪里加工的?谁加工的?谁检验的?存放过哪些仓库?现在在什么位置?由哪辆车、哪个员工操作的?当前储存的温湿度如何?每个阶段的时间是何时到何时?整个供应链上的任何一家企业通过电脑查询都一目了然。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全覆盖的物联网,整个供应链呈现了两个字:透明!另外,通过物联网,仓库的管理变得高效、准确,人力需求大大节约。在大型高等级仓库,甚至可以实现除了入口收验货人员,仓库内实现"无人"全自动化操作,仓库仅安排计算机屏幕前的监控人员。
物流业服务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在物联网受到追捧之前,不少从事运输和仓储的物流大企业采用了RFID技术。但是,RFID初期投资较大,一般中小企业较难承受。将来,一旦物联网成为通用技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和零售业推广了RFID应用,将迫使每个物流企业引入这种技术。因为是供应链上中下游共同承担费用,同时伴随着用户的扩增,电信基础设施的成本理论上将得到有效分摊,RFID设备硬件企业的单位制造成本摊薄,物流企业使用RFID的成本会比现在低廉很多。结合云计算技术,未来中小型物流企业将是物联网"平民化"的最大受益者。
最后,物流企业需要未雨绸缪,用一颗平常心,做好牵涉因RFID失效、误用引起的经济纠纷官司,甚至是隐私权诉讼的准备。
总结物联网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的影响:
第一,实现管理自动化(获取数据、自动分类等等),作业高效便捷,改变中国仓储型物流企业"苦力"公司的形象。
第二,降低仓储成本。
第三,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响应时间,客户满意度增加,供应链环节整合更紧密。
第四,借物联网东风,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被动,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将普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会促进物流信息行业大共享的局面形成。
第五,迎接法律层面的挑战。
展望未来,一个高效精准、实时透明的物流业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物联网及其对物流供应链影响之展望.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