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产品的毛孔都应流淌着绿色的血液
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大品牌被查出产品供应链有环境违规行为,众多民间环保组织、国际贸易第三方审核机构开始监督企业绿色供应链。然而,这也将是一把双刃剑,究竟"绿化"供应链带给企业的是产品升级还是贸易壁垒?这些都在考验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
反日行为?环境行为?
在一张厚厚的单子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列出了20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牌,他说,这是2010年第一批绿色消费警示名单,这些产品都存在各种违规记录。
在发给企业的公开信中,他呼吁消费者"留意这些品牌,在生产企业公开证明已经改正之前,谨慎选择其产品"。
这已不是中国的民间组织第一次监督跨国公司以及中国国内公司的产品供应链。
三年前,中国21家环保组织发出了绿色选择倡议。他们试图从环境违规工厂上溯至其采购品牌,列出名单提醒消费者:这些品牌的供应链中存在着环境违规问题,倡议人们用脚投票,实施购买选择的权利。
绿色供应链即要求把环境保护意识、"无废无污"、"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整个产品链条中。"我们必须通过供应链,把压力从在乎公众压力的企业,传递到那些还不在乎的企业。"马军说。
基于中国水污染地图、空气污染地图,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整合中的搜索引擎,已经包含数万家生产企业的污染信息记录。自2008年8月起,一批在中国大量采购的跨国公司,先后开始定期将其供应商名单和公众与环境中心收集的企业超标违规记录进行对比,要求问题供应商作出说明,进行整改。
让马军没有想到的是,日本驻华大使馆来人登门拜访。在三轮谈判之后,这次披露被认定为环境行为,而非抵制日货的反日行为。后来,近20家日资背景的企业主动联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提供了一尺多厚的材料,说明自己的环境行为记录。
外资公司的重视,给了马军强烈的感慨——它们受到了不同于中国本土利益方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本土企业、港资、韩资、台资的企业是感受不到的。
供应链的民间监督,极有希望成为原有供应链监管体系的补充。
一个故事足以证明这点:曾有一家连续多年污染记录不良的企业,自称为某国际品牌的供货商。而直到该品牌直接检查出其三年的超标排放处罚记录,身在美国的品牌高层始终难以置信——对他们来说,一个企业连续三年被罚,竟然还能正常地生产和出口,这不可想象。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污水处理费为每吨13美分左右,而无视国内水污染防治法的中国大型工厂每年可因此节省数十万美元。环境违法成本低廉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关键原因。
供应链已经是当今国际市场和贸易关系的关键特征。用马军的话说,"如果不从供应链去努力,厂商可以把污染环节外包出去。其结果是掌握品牌的大企业声称自己的产品越来越绿色,而其供应链环节的污染得不到控制,实际上产品生命周期污染可能更严重。一旦周边投诉激烈,或者管理趋于严格,就关了这个厂,搬到地价更便宜、管理更松的地方去,甚至厂名都不变,继续以原有的名义供货。"
显然,从品牌采购商来说,管理供应链责无旁贷。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球贸易规则中的共识。
《华尔街日报》曾援引Liz Claiborne Inc.负责职业道德与法规遵循的副总裁达里尔·布朗(Daryl Brown)的话:继劳工问题之后,环境污染已成为新的热点。
然而事实上,众多的国际品牌在庞大的采购链条和网络中,或者不动声色地延续着污染企业的采购,或者鞭长莫及、受到蒙蔽,难以实现对供应链的完整监控。
"买猪必须看圈"
压力首先来自第三方审核。采购商委托一些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到工厂去观察和了解人权、环保、安全、用料等情况,看是否符合采购商的标准或者某些行业标准,他们提交的报告,就将作为采购商选择供货商的依据。"零售商沃尔玛和JUSCO,就拟对销售的产品进行环境标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边永民说,"沃尔玛下游连着数千家供应商,你必须主动地去适应他的标准,他才会去卖你的产品。"
从质量开始,延伸到劳工人权和生产条件,再延伸到用料、安全、环境政策和环境友好程度——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如今在外贸领域已经非常盛行。
虽然有些中国工厂主将审核戏称为"买猪看圈",并对不同品牌的反复审核感到疲惫,但这一趋势已无可回避。
以电子行业已经影响力巨大的RoHS认证为例,其模式是: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公证实验室均可为企业提供类似服务,把相关产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看是否符合RoHS指令要求,若符合就可获得RoHS合格报告和证书。
"外贸中的环境因素以前主要针对终端产品本身,近年来已经延伸到了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边永民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盟就开始对与产品品质之外的生产和加工方法进行审核。
在大量"中国制造"的工厂里,质量和交期几乎无可指责,但在涉及劳工待遇、环境政策等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审核面前,很多工厂捉襟见肘——长期低成本、低利润的运行,使企业在这些方面几无投入。
"坦白说国内的制造企业相对比较被动,有了要求后才采取措施,但是中国企业的改变速度一定非常快。只要得知这是明确的要求,都会去做。"马海宏女士说。她所供职的公司,是从事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的国际品牌,开展大量供应链审核、认证业务。
绿色利剑
绿色供应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这种趋势首先来自国际社会。
以电器产品为例,直到现在国内出口电器产品的供应商依然对欧盟议会及欧盟委员会发布了RoHS与WEEE两项环保指令心有余悸。两项规定纳入的前七类产品都是中国主要的出口电器产品。
7年前,欧盟RoHS规定了管制产品在生产阶段中含铅、汞、镉、六价铬等6项危害物质的最大量,WEEE则规定了管制产品在废弃阶段必须回收的比率及方式。
RoHS指令发布的最初几年,大品牌厂商纷纷要求供应商填报调查表,声明自己生产过程中使用限制品的情况。"从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SGS国际认证服务部全国战略客户经理马海宏女士如此概括环保指令作用。
2006年至2007年间,SGS增长最快的业务是ISO14000认证,从2008到2009年,增速趋缓,但仍有两位数的平均增幅。"现在增长最快的是REACH。"
这意味着,大量企业在爆炸式经过ISO14000等涉及环境要求的通用认证标准之后,马上被要求转向REACH等更新、更专的标准认证。REACH规章要求制造商注册产品中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大约共有3万种。其影响从采矿业到纺织服装、轻工、机电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及制造工序。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品牌会对供应商增加这样的要求——节能减排承诺。据了解,未来碳排放也会列入绿色供应链之中。
比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LCA,它实质上就是要为每件产品测算碳排量——涵盖生产、物流、储运在内的全过程。这意味着:未来消费者买到一瓶水、一包食品,都会直接看到它的排量水平。
显然,绿色利剑将会使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运行成本直线上升。不过乐观者表示,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一旦这个产业链起来之后,成本应该不是问题"。
尽管如此,今后,将越来越多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审核员根据客户的道德贸易准则或环境准则,要求企业为工人提供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补齐环境评价文件和排放许可、整顿厂区或周边环境,企业主手持纸笔,认真地在旁记录。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供应链绿色革命:通行证,还是墓志铭?. 思谋网. //www.zilicai.com/view/842.